病请描述:关于压力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身体对新的或具有挑战性的环境的神经反应。它会激发我们的“战斗或逃跑”反应,以提示我们的决策。基本上,压力可以被认为是由生活中的事件或情况引起的任何情绪或精神压力或紧张。所有的压力都不是消极的;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压力或推动才能有成效。然而,从长远来看,长时间的压力会导致各种健康并发症。压力过大的精神状态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运作能力以及做出合理、深思熟虑的决定的能力。 压力的常见迹象是什么? 压力的常见迹象是失眠、食欲不振、情绪波动和愤怒。在某些情况下,该人可能会退出社交互动并缺乏性欲。 压力的原因是什么? 压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个人生活中的精神、情感和经济状况。亲人的去世、财务不稳定和/或婚姻或长期关系破裂可以被认为是造成压力的三个主要原因。 什么是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有助于衡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感知压力量。它还可以帮助识别个人可能用来应对压力的触发因素和应对机制。您可以使用 Holmes & Rahe 压力量表来衡量您的生活中有多少压力以及您是否有生病的风险。 压力的身体症状 压力表现为身体疼痛、头痛、胸痛、心律不齐、精力不足和肠易激或不规律的运动,如便秘和腹泻。 压力会杀死你吗? 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自杀念头,甚至可能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我如何停止过度思考? 停止过度思考的最简单方法是意识到你无法控制一切,并将自己从导致过度思考的情况中解脱出来。设定短期、容易实现的目标、定期锻炼并培养一种可以帮助您放松的爱好。 怎样才能放松心情? 冥想、瑜伽和呼吸练习是放松心灵的最佳方式。去你名单上的假期,花时间和你所爱的人在一起,避免陷入重复争论的循环。 如何停止压力饮食? 自制力是关键。有意识地通过活动来分散你的注意力,每次你发现自己在吃压力时都会感到高兴。您还可以向您的朋友和家人寻求帮助,以确保他们引导您远离不断的暴饮暴食。 压力会导致流鼻血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因压力而流鼻血,尽管它们的发生并不常见。通常,当您的鼻子内出现微小血管时会发生流鼻血。许多患有严重焦虑症的人经常抱怨在压力下会流鼻血,因为后者通常会成为触发因素。患有高血压和高血压的患者极有可能因压力而流鼻血,这是血液稀释剂等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您在困难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压力性流鼻血,您必须去看医生并寻求解决方案。 压力会导致皮疹吗? 过度的压力会导致体内化学物质失衡,从而导致皮肤上长痘痘。压力会导致身体在血液中释放皮质醇,从而使皮肤腺体释放更多的油脂。许多容易长痤疮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会出现手部压力性皮疹、颈部皮疹、面部压力疙瘩等。对于大多数容易出现这种皮肤反应的人来说,面部压力症状最为明显。 如何摆脱压力性皮疹? “皮疹是由压力引起的吗?” 大多数油性或敏感皮肤的人都有这个想法!事实上,压力可以触发我们血液中许多不同激素的释放,这些激素会增加皮肤腺体中的油脂分泌,从而导致手指或面部出现压力肿块。为了摆脱这些压力性皮疹,您需要降低压力水平并照顾好您的皮肤。自我护理是治疗压力性皮疹的最佳方法。以下是克服压力引起的皮疹的一些步骤:1. 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止油脂沉积。每天早上或每晚保持简单的护肤程序并坚持下去。2.每周进行4-5次30-45分钟的运动。这将改善您体内的血液流动,并有助于减少压力性皮疹。3. 练习减压技巧,如呼吸练习或瑜伽来放松你的心灵。4. 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每天喝 4-5 升水。5.调节你的睡眠周期。确保您每晚至少有 8 小时不间断的睡眠。 压力会导致斑点吗? 斑点是一个术语,用于描述在两个正常月经周期之间发生的轻微月经出血。许多女性在压力大时会出现斑点;排出的血液量通常限于几滴血,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时期。压力会导致体内许多荷尔蒙失衡,从而导致正常月经周期的中断和压力点。 压力会导致体重减轻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压力和体重减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关联。压力会导致我们血液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失衡,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饮食以及我们的身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方式。但是,压力会导致体重减轻吗?压力究竟如何导致体重减轻?答案在于我们因压力而养成的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可能会让您错过用餐,而情绪压力可能会增加您对冰淇淋的渴望。模式因人而异;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因压力而体重减轻,而另一些人最终可能会体重增加。无论哪种方式,无论你是因为压力减轻体重还是重新开始,你都不太健康。这就是为什么减肥和压力是致命的组合:1. 当您感到压力时,您的身体会在血液中泵出过多的肾上腺素,从而使您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时间更长,同时减少您的饥饿感和进食欲望。2. 这反过来会减慢您的消化过程,并使您面临各种胃肠道疾病和胃灼热的风险。3. 缺乏营养会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导致非故意的神经运动,也称为抽动。4. 从长远来看,因压力而减肥也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并可能导致失眠的早发性。因此,您必须保持健康并有效管理压力,以防止它破坏您的健康。毕竟减肥的好方法有很多,压力不是其中之一。 压力会导致恶心吗? 压力引起的恶心在面临令人信服的情况(例如竞争激烈的教室环境或工作空间)的人中很常见。恶心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对一些人来说是轻微的不安感,而其他人可能会经历严重的头晕和呕吐。压力和恶心会导致血液中的荷尔蒙激增,从而导致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和偏头痛。为了克服与压力相关的恶心,您应该尝试深呼吸并进行一项让您放松的活动。这可以是与您最好的朋友一起听您最喜欢的歌曲片刻的鼓舞人心的谈话。尽一切可能减轻焦虑和紧张,喝杯水,自信地应对摆在你面前的事情。
张庆彬 2025-06-1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附:肺栓塞指南比较:要点 以下是比较急性肺栓塞(PE)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的回顾中需要记住的要点: 1. 该综述比较了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ESC/ERS)、肺栓塞反应小组联盟(PERT)、米国胸科医生学院(CHEST)、米国心脏协会(AHA)、米国血液学会(ASH)和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的指南和其他协会建议。 2. 大多数现行指南强调使用经过验证的测试前概率分数(如Wells或Geneva分数)进行初始患者评估。所有人都建议进行D-二聚体测试,以排除非高测试前概率病例中的急性PE。ESC/ERS和PERT建议使用年龄调整或概率适应的D二聚体截止。NICE和ASH建议对5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年龄调整的截止时间。ASH、NICE和PERT建议在测试前概率低的患者中使用PE排除标准(PERC)。ESC/ERS不包含PERC标准,指出其使用的证据有限。 3. 诊断的成像建议存在差异。ESC/ERS、NICE和PERT建议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CTPA)作为急性PE诊断的一线。ASH建议在CTPA上使用通气/灌注(V/Q)肺部扫描,以减少辐射暴露,当这可以快速完成并进行专业解释时。 4. 在怀孕期间,ESC/ERS指南断言,在D-二聚体测试呈阳性的高概率(日内瓦评分)或中/低概率的情况下,应考虑PE的诊断。他们建议使用低剂量辐射协议进行CTPA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成像。ESC/ERS指南建议使用定制策略,如修改后的YEARS算法,以限制CTPA的使用。ASH建议使用V/Q扫描作为正在评估急性PE的孕妇的主要成像模式。 5. 为了诊断右心室(RV)功能障碍,ESC/ERS指南建议使用RV/左心室(RV/LV)直径比≥1.0和三尖环平面收缩偏差(TAPSE)<16毫米的综合超声心动图。他们还建议使用CTPA RV/LV ≥1.0来定义RV功能障碍。AHA对超声心动图和CTPA都有相似的RV/LV比率标准,而PERT文件没有认可具体定义。CHEST、ASH和NICE没有为评估RV功能障碍提供具体建议。 6. ESC/ERS、PERT和ASH认可使用经过验证的预后分数(例如,PE严重程度指数[PESI]、简化的PESI)。ESC/ERS和CHEST还建议评估RV的大小和功能,以识别急性PE的低风险患者。 7. AHA和ASH建议在检测到RV功能障碍或应变时诊断中级风险PE,而ESC/ERS和PERT根据综合成像和生物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异常进一步将该组细分为中低和中高风险类别。 8. ESC/ERS、CHEST、NICE和ASH指南支持低风险急性PE患者的家庭护理和提前出院。ESC/ERS和ASH建议使用临床评分(例如,PESI、简化的PESI、Hestia标准)。CHEST建议使用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药物来促进家庭护理。 9. ESC/ERS和PERT推荐多学科PE响应团队。然而,这些指南没有具体说明需要哪些子专业。ASH承认越来越多的使用PE响应团队,以及缺乏高质量证据来证明结果得到改善。
吕平 2024-10-15阅读量2786
病请描述:急性肺栓塞的不同指南提供了混合的建议 ——后附:肺栓塞指南比较:要点 一项新的综述发现,在米国和欧洲的建议中存在和谐与不和谐,以及遗漏。 根据本周在《米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著名专业协会制定的急性肺栓塞(PE)指南建议在米国和欧洲提供了混合的建议。 研究人员考虑了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ESC/ERS)、肺栓塞反应小组(PERT)联盟、CHEST(以前称为米国胸科医生协会指南)、米国心脏协会(AHA)、米国血液学协会(ASH)和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编写的众多临床指南。 作者指出: 临床医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对可供选择的文件数量和其中建议的异质性以及“不确定或遗漏的领域”感到沮丧。这种情况“可能会使读者和临床医生没有明确的管理途径。” Behnood Bikdeli医学博士(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耶鲁结果研究与评估中心,米国康涅狄克州)表示: 我们综述各种文件的重点是进一步证据生成和评估以改善患者护理. . . .困扰我们的不仅仅是(指导方针之间的)不协调。有时候,即使是沉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进步的机会。值得庆幸的是,大家也达成了很多共识。 他解释说,他们挑出了与诊断、短期管理、手术治疗和长期随访有关的异同。 Behnood Bikdeli 与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和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Marco Zuin共同担任第一作者的Bikdeli指出: 这些不同的指导方针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这些)将成为许多日常临床医生寻求指导的东西,以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决定。 尽管有大量的临床创新和蓬勃发展的科学研究,PE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对诊断和管理构成挑战(该论文指出,这种负担只会增加)。与此同时,探索即时和长期抗凝治疗的扩展策略,以及先进的治疗方法,包括对更严重的PE患者进行导管干预,已经变得越来越令人生畏。 Bikdeli指出: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很幸运地拥有了大量PE血管腔内管理的选择,但除了热情之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就如何影响患者结果而言,证据尚未赶上。 这将如何反映在[未来]指导方针中是一个关键问题。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 看到一些重叠 综述发现,在生活方式和全身纤维蛋白溶解剂量方面,米国和欧洲一系列指南之间的一致性最薄弱,但也有与风险分层、随访期间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早期出院和家庭护理对低风险PE的作用,以及对血液动力学和/或呼吸恶化的中风险患者使用导管定向干预措施也有差异。 然而,对于以下方面,几乎100%一致: 抗凝作为所有无禁忌症患者的主力疗法的作用 下腔静脉滤器用于抗凝血禁忌症的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 识别低风险PE 使用风险评分和D-二聚体在低/中等预测概率的患者中排除PE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PE中系统性纤维蛋白溶解的必要性 Bikdeli表示: 部分不一致源于“这些指南不是[全部]同时发布”的现实。他指出,虽然AHA目前正在更新其建议,但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发布了PE指南,而NICE文件是去年才发布的。
吕平 2024-10-15阅读量3017
病请描述: 种植牙作为一种先进的口腔修复技术,为无数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不过种植牙并非一项简单的手术,它需要在严格的医学评估下进行。那么种植牙前需要做检查吗?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将详细介绍种植牙前所需进行的各项检查,以及这些检查的重要性。 一、口腔全面检查 在进行种植牙手术之前,口腔医生会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这包括检查牙齿的健康状况、牙周组织的健康程度、缺牙区的牙槽骨情况等。通过口腔全面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口腔环境,评估种植牙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 二、口腔全景片与CT检查 口腔全景片和CT检查是种植牙前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口腔结构,包括牙齿、牙周组织、牙槽骨以及颌骨等。通过口腔全景片和CT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测量缺牙区的牙槽骨高度、密度和厚度,为种植体的选择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种植牙前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通过血液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包括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估种植牙手术的风险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血液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潜在的感染源,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四、心电图检查 对于年龄较大或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心电图检查是种植牙前的必要项目。心电图可以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血管风险。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五、病史询问与评估 在种植牙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至关重要。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包括牙周病、龋齿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六、其他特殊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要求进行其他特殊检查。例如,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监测血糖水平并调整治疗方案等。这些特殊检查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种植牙手术方案。 七、术前准备与沟通 在种植牙手术前,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和沟通。这包括告知患者手术过程、风险、预后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担忧。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配合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章宁波 2024-10-10阅读量1886
病请描述:2024 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ESC临床实践指南 ESC新指南首次将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结合起来,强调了整个动脉系统的互联性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8月30日(当地时间)发布了2024年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PAAD)管理指南,将这些血管疾病作为同一心血管系统的一部分进行了评估。 该指南针对心脏病医师,但经过协调,与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的外科医师指南保持一致,并得到欧洲罕见多系统血管疾病参考网络(European Reference Network on Rare Multisystemic Vascular Diseases, VASCERN)和欧洲血管医学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Vascular Medicine, ESVM)的认可。 ESC指南联合主席Jose Fernando Rodriguez Palomares(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希布伦大学医院)说: “由于自2014年和2017年分别发布上一份指南以来,我们在对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PAD)的理解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转变,包括新的治疗模式,因此现在推出了这些更新版指南。” “整合这些指南的决定是基于几个关键因素。主动脉和外周动脉是同一动脉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系统某一部分的障碍通常会对另一部分产生影响,”联合主席Lucia Mazzolai(洛桑大学医院,瑞士洛桑)补充道。这些指南为动脉疾病的整体管理提供了一致和标准化的建议。这确保了患者在不同的血管状况下接受有凝聚力和协调一致的护理,减少碎片化,改善总体治疗结果。” 欧洲经委会的一份新闻稿指出,据估计,全球约有1.13亿40岁及以上的人受到PAAD的影响,其中近一半(43%)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全球流行率为1.5%,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影响到70岁及以上人群的15-20%和80岁及以上人群的20-30%。从1990年到2019年,患病率增加了72%,而全球人口仅增长了45%。 作者说,2024年新指南中最重要的建议是解决PAAD的慢性本质、筛查的重要性、综合治疗策略的必要性,以及意识到这是一种需要终生随访的慢性疾病。 相当大比例的患者是无症状的,因此PAAD筛查至关重要,应根据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家族史和/或综合征特征进行筛选。PAAD的诊断可以通过非介入性血管测试/成像轻松实现,”Rodriguez Palomares说。指南强调,最佳药物治疗(抗血栓、降脂、抗高血压、抗糖尿病)以及强调运动和生活方式改变是强制性的,可有效减轻疾病负担。PAAD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非常高,需要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优化管理,以预防严重并发症。 最后,作者强调了性别方面,并且PAAD包括需要持续关注的慢性疾病。他们得出结论:“PAAD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血管专科医师、心脏科医师和多学科团队进行终生随访。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或无症状的疾病,在筛查时应特别注意。在考虑慢性PAAD的介入治疗之前,运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 2024 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ESC临床实践指南 TIPS: 指南全文包括表格18 个,指南建议列表70个,图45个,参考文献共1598篇。最后附上该指南中的部分图。 2024 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管理工作组制定,由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欧洲罕见多系统血管疾病参考网络(VASCERN)和欧洲血管医学学会(ESVM)批准。 介绍 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PAAD)患病率高,并显著增加一般人群的心血管(CV)死亡率和发病率,因此需要强化预防策略。然而,与冠心病(CAD)患者相比,PAAD患者通常诊断不足,治疗不足。PAAD的常见危险因素常同时存在,需要多学科方法进行有效管理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指南对2017年外周动脉疾病指南和2014年主动脉疾病指南进行了更新和合并。重点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疾病,但它们也涉及一些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遗传疾病。虽然并非详尽,但这些2024年版指南为诊断、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指导。表3和表4分别概述了一些新的和订正的建议。读者应考虑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参考特定的文献。 中央插图(图1)提供了PAAD的一般方法。 从诊断到治疗,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的整体多学科方法。 CV, 心血管疾病; CVRFs,心血管危险因素; MACE,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MALE,主要肢体不良事件; PAAD、外周动脉和主动脉疾病; QoL,生活质量。 在PAAD的管理中,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共同决策,使患者参与其中,探索治疗方案,评估患者价值,并协作达成决策。 专家和高容量PAAD中心对复杂患者或手术的多学科方法。这些中心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诊断、治疗计划、微创手术、开放手术、术后和门诊护理,理想情况下还包括研究和创新。他们应提供连续的临床服务(24/7),并能够获得数字成像。这些指南认识到医疗系统、人口规模和需求的差异,影响了各国PAAD医疗中“大量”的定义。 指南新的内容 (因篇幅限制未列出,已发在其他平-台) 新的建议 建议 类 水平 修订的建议 (因篇幅限制未列出,已发在其他平-台) 2017年 (PAD) 和2014年 (主动脉) 的建议 (正体字,原建议)。 类 水平 2024年建议 (斜体字,修订后的建议)。 类 水平
吕平 2024-09-04阅读量1908
病请描述:各位朋友们,咱们聊聊结石排除大法吧!小石头在身体里溜达,听着像是生活中“萌萌的小打扰”,可疼起来,那可真是一个敢伤肾,一个敢折腾人! 编辑 过山车排石法 惊声尖叫间,小石头偷偷逃 编辑 你没看错,真的有人靠坐过山车排石!据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泌尿外科教授大卫的研究,过山车的猛烈颠簸让你的结石乖乖“出走”,甚至因为这个研究还拿到了搞笑诺贝尔奖(是的,真有这奖!)。结论是:坐最后一排,石头甩得更有力!听起来像是身体在跟过山车合伙搞事情对吧?不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们,还是乖乖远离这个疯狂的计划吧,咱不能为了“丢石头”把命都搭上。 为爱鼓掌排石法 意想不到的高效 编辑 要说这个法子,比过山车听起来还更离谱!但别急,它可是有“权威背书”的——根据《泌尿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每周鼓掌三次的人,结石排出的概率高达83.9%!比药物组的47.6%和对照组的34.8%高出一大截。秘诀何在?为爱鼓掌可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啊,还能促进输尿管扩张,让石头顺利“滑”出去。不过,小编可要提醒了,这方法对年轻人来说也许还凑合,但上了年纪、或者身边没有小伙伴的单身狗们,就只能默默路过了…… 跳楼梯排石法 随时随地跳起来 编辑 没错,跳!这里可不是让你为了石头“急跳楼”,而是有技巧的跳跃。适合结石已经往下“溜”的部位,跳的时候要双腿打直,脚后跟落地。每次跳5-10分钟,每天跳十次以上,效果杠杠的。跳着跳着,感觉肚子那块结石痛有点胀痛,那就对了,说明石头已经在排队准备出门了! 倒立排石法 咱来点“瑜伽范” 编辑 如果你的结石懒得往下跑,躲在肾下盏里,那你可得“逆向思维”一下——来个倒立!当然,整个人倒立有点难,那咱就把身体前倾45到60度,像只大虾一样“翻个身”,利用地球引力,把石头往下“震”吧。 侧卧排石法 躺着也能排石?真的! 编辑 如果你的结石呆在中盏,侧卧法可能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侧卧排石的要诀是——找个舒服的姿势,保持患侧肾上方,适当垫高,石头也许就在你看电视时悄然滑落了。 喝水 排石的一大支柱 编辑 无论你选择哪种排石姿势,喝水可是雷打不动的黄金法则!一天2500-3000ml的水量,把你的结石“漂”出来,配合运动,事半功倍。 最后的“救命稻草” 手术排石 编辑 如果上面这些有趣的方法尝试了,石头依旧坚守阵地,那我们得认清现实了,去医院手术解决吧,别让这小石头把肾给搞坏了。 编辑 过山车也好,为爱鼓掌也罢,这些排石法让人哭笑不得,但也是医学上的有趣一角。总的来说,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科学排石才是王道。无论如何,温馨提醒,千万别瞎折腾,疼了还得听医生的建议,别让这小石头影响了你的生活! 参考文献 [1]Pachaly MABaena CP,Carvalho MD.Therapy of nephrolithiasis:where is the evidence from clinical trims?[J].J Bras Nefrol201638(1):99-106. [2]任黎刚 李铮.保护阴茎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新途径.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2):160-164. [3]Mitchell MA,Wartinger DD .Validation of a functional pyelocalyceal renal model for the evalution of renal calculi passage while riding a roller coaster[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2016116(10):647-652. [4]许思怡,邓 琴,蒙小琴,等.复杂性肾结石病人体外冲击碎石术的运动体wei干预护理研究.2017,31(16):2131-2132. 作者介绍 黄云腾 黄云腾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 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 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 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 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 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门诊时间: 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黄云腾 2024-08-26阅读量1128
病请描述:如今,脱发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据卫健委发布的《中国人头皮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脱发人群已经超过2.5亿人。这其中,男性脱发者占65%。而卫健委公布的另一个数据更触目惊心:在脱发人群中,30岁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较上一代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 相比老一辈“听之任之”的传统态度,这一代中青年更加重视自己的形象,无疑,植发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不过,在这其中也有不少人踩了不少植发的坑。So,关于植发这些你必须要搞清楚! 01植发适用于所有人吗? 想要保证理想的植发效果,有几个前提条件是不能忽略的。 1. 后枕部供区得有足够多的健康毛囊,若脱发面积大,后枕部健康毛囊所剩无几,植发是不可取的,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 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脱发患者,在植发手术的过程中是存在隐患的,还有一些传染病患者,例如梅毒、艾滋等,也不能进行植发手术。 3. 头发如果处于狂脱期,也不能进行植发手术,需要等到脱发面积得到控制,进入相对稳定期之后再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植发手术。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也是发友们最难自己判断的,遇到不良机构会对发友隐瞒,为成单直接进行手术,这对发友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02植发后就能一劳永逸吗? 有不少脱发患者都觉得植发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实际上对抗脱发是一场持久战,植发只是其中一种改善脱发的最佳手段罢了。 有的发友术后不良生活习惯依旧没有改掉,并且未遵照医嘱进行药物联合治疗,导致术后效果不佳,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术后的护理对于植发效果的恢复尤为重要,有些情况后续是需要配合药物及养护治疗,当术后效果成型,并且保持不再脱发,这个时候就可以停药了,具体情况请在术后严遵医嘱,只有听医生的话,才能拥有茂密的头发 03植发效果与技术无关,与医生有关? 植发效果与植发医生和植发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多年来,大麦一直奉行“好医生+好技术=好效果”的品牌价值主张。 医生对于植发手术非常重要,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及严丝合缝的团队配合度才能操作手术。不过,好的医生有了,就更需要先进的植发技术来做支撑。 手术中的创面,种植毛囊的方向,术后的恢复速度,后期的成活率等等,这些都与先进植发技术的应用相关。大麦微针植发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数次技术变革。在2006年,大麦率先引进了微针植发技术,经过多次升级换代,申请了十多项国家技术专利。2019年,大麦在全国首家推出了不剃发微针植发技术,2021年,大麦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共同研发了IS毛囊细胞培养液。2024年,大麦在微针植发的基础上,完成了新型微针植发的研发。 新型微针相比原来的种植笔,一次只能种植一个毛囊,医生在植发过程中需要反复换针,种植一个毛囊需要1秒,换针时间需要1.5到2秒。新型微针通过一次连续种植10个毛囊,使植发速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将手术时长缩短了三分之一,让毛囊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更短,手术体验度更好。
微医健康 2024-06-28阅读量1795
病请描述: 《黄帝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大部分妇女在岁左右月经开始终止,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预防和治疗女性更年期心身障碍,是使更年期妇女进入幸福晚年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健康问题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1、更年期心身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1.情绪障碍女性更年期系内分泌系统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减少,在这种特殊时期,由于性腺和神经系统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当性腺发生变化时,神经系统也就受到一定的影响,故常常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有些性格强势的患者,由中年进入老年后,在社会及家庭所处地位颇受尊敬,加之生活及社会经验较丰富,因此处事主观,固执已见,自尊心强,易激惹,情绪波动大。另有一些患者有或因失去配偶,或子女不在身旁,或夫妻关系失和,或退休等等,经历重大变故、社会和家庭地位下降,出现孤独、倦怠、多疑、长吁短叹、抑郁寡欢等情绪症状。 2.睡眠障碍更年期睡眠障碍是指女性绝经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缩短,同时次日出现疲劳的情况。这与其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尽管人体的自然衰老与睡眠时间减少有关系,但更年期阶段的睡眠问题却十分突出。中国女性更年期失眠的患病率可达到64%以上。和常见的失眠相比,更年期失眠由于处在女性特定的年龄段,除了睡不着觉,往往还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月经不规律、烘热汗出、潮热面红、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等,常常使人精神疲倦,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3.认知障碍近年来,更年期阶段的认知功能下降引起更多关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有记忆障碍和(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记忆力减退是更年期女性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症状,中国更年期女性记忆力减退的发病率为65.6%,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高达70%。这与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波动或下降有着密切关系。性激素不仅维持女性生殖周期,还通过调节神经肽、神经递质和神经甾体的合成与活性,来保护神经、抵抗认知功能下降。当卵巢功能衰退,作为保护因素的性激素缺失时,女性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二、更年期心身障碍如何防治呢? 1.饮食起居 在饮食方面,要少吃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保证人体所需营养素的充分摄入,多吃鸡蛋和牛奶食品,多吃豆类、蔬菜和水果,不吸烟、不喝酒,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起居方面,要保持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睡前不做剧烈的运动,不过分追求每天8小时的睡眠,减少睡眠焦虑。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养生的方式来帮助睡眠,如按摩穴位(如太阳穴、神门穴等)、木梳梳头、温水泡脚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入睡。 2.日常护理 我们可以有意或无意多地做一些家务来充实生活,同时还应该多多的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比如慢跑、太极拳、体操等等,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利于健康,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改善情绪,还能帮助控制更年期体重,改善更年期躯体不适症状,延缓卵巢衰竭速度、增强体质等。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量,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女性,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适合自己的运动,不可以一味追求大运动量。建议选择喜欢或适合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运动。 3.心神调养 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引起躯体不适,同样周身不适也会引起或加重烦躁、焦虑等情绪,两者极易产生恶性循环。更年期女性应对明白这是生理变化的正常过程,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不要太担心,可以每天花一些时间做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可以多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烹饪、养花、茶道等,还可以和朋友定期的外出游玩等等,保持大脑的健康和活力,调节精神状态、开阔心胸,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任璐露 2024-06-19阅读量739
病请描述:小巨人的成长之路:儿童身高的奥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往往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一个指标。身高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孩子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生活。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儿童的身高?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什么有的孩子比同龄人高? 儿童的身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父母的身高是预测孩子成人身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父母身高较高的家庭,孩子长大后的身高也往往在平均水平以上。 遗传只是身高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营养的摄入也极其关键。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充足的蛋白质、必需的脂肪酸、足量的钙、磷以及微量元素如锌和铁,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钙质是构建骨骼的基石,而锌则是许多生长因子正常工作的必需矿物质。 孩子的身高能预测未来健康吗? 孩子的身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未来的健康状况,但这种预测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多种因素相关。身高作为一个生物学指标,可以反映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通过身高来评估未来健康状况的相关内容: 营养状况: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身高的增长受到营养摄入的直接影响。良好的营养状态支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因此,适当的身高可以间接指示孩子是否获得了足够的营养。 慢性健康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身高的异常增长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标志。例如,身高的过快或过慢增长可能与激素失衡有关,如生长激素过多或不足,这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垂体功能障碍相关。 社会经济因素: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好的营养和健康照护,这可能促使他们达到更高的身高。身高较高的个体在成年后可能享有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机会,这些机会也与长期健康相关。 成年健康风险:成年时的身高与某些健康状况有关。例如,较高的身高与一些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较高的身高也与较低的心脏病风险和较长的寿命相关。 总的来说,孩子的身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其健康状态的线索,但它只是众多影响未来健康的因素之一。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整体健康和发展,包括他们的饮食、体育活动、心理健康以及定期的医疗检查,而不仅仅是关注身高。身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独使用身高来预测未来的健康状况可能会产生误导。 如何科学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 为了促进孩子健康的身高增长,家长和护理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平衡饮食:确保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摄入,食物种类要多样化,包括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鱼类、蛋类和豆类,以及丰富的果蔬和全谷物。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 适量运动:体育活动不仅能加强骨骼和肌肉,还能促进激素的合成,这些激素包括有助于生长的生长激素。每天至少保证孩子有60分钟的中到高强度的活动。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的分泌在夜间睡眠中达到高峰。因此,保证孩子有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和足够的睡眠时长,对促进身高增长非常重要。 定期监测:定期的身高和体重检测可以帮助监控孩子的生长趋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身高或体重的增长曲线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生长发育 2024-05-25阅读量2626
病请描述:小于胎龄儿什么情况才需要干预? 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龄胎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或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的婴儿。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母亲营养不良、胎盘功能异常、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可能会面临生长发育迟缓、代谢紊乱等问题,但并非所有小于胎龄儿都需要干预。本文将探讨小于胎龄儿何时需要干预,并通过三个临床例子来分析小于胎龄儿的干预情况。 一、小于胎龄儿何时需要干预 1. 生长迟缓:如果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内没有实现追赶生长,即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没有明显加快,可能需要干预。这种迟缓可能是由于持续的营养不良或其他医学问题导致的。 2. 满足营养需求:小于胎龄儿的营养需求可能高于同龄婴儿,因此可能需要特殊的营养配方或饮食计划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3. 医学问题:如果小于胎龄儿存在其他医学问题,如心脏疾病、呼吸问题或感染,可能需要特定的医学干预。 4. 发育评估:小于胎龄儿在出生后应定期进行发育评估,以监测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如果发现发育迟缓,可能需要早期干预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或言语治疗。 二、临床例子 1. 例一:小明,男婴,出生时体重低于第10百分位。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的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实现了追赶生长。医生建议家长继续关注小明的生长发育,并提供均衡的营养支持。 2. 例二:小红,女婴,出生时体重低于第3百分位,并且在出生后的几周内体重增长缓慢。医生对小红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建议采用特殊的营养配方来满足她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红的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3. 例三:小华,男婴,出生时体重低于第10百分位,并且在新生儿期出现了呼吸困难。经过检查,小华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了心脏病治疗外,医生还建议对小华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和干预,以确保他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三、小于胎龄儿的干预措施 1. 营养支持: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饮食,以满足小于胎龄儿的营养需求。这可能包括母乳加补充剂、特殊配方奶粉或其他营养密集型食物。 2. 定期监测:定期进行体重、身高和头围的测量,以及发育评估,以监测小于胎龄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 医学干预:针对小于胎龄儿可能存在的医学问题,如心脏病、感染或呼吸问题,提供相应的医学治疗和干预。 4. 家庭支持:为家长提供喂养技巧、营养知识和家庭护理指导,以支持小于胎龄儿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小于胎龄儿的干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和是否存在其他医学问题。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应密切合作,定期监测小于胎龄儿的健康状况,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干预措施,以支持他们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4-26阅读量2643